【婦科專欄】
月經不順、經痛、白帶異常…中醫怎麼看婦科問題?
「我月經來得亂七八糟,這樣正常嗎?」「每次經期都痛到無法上班,真的只能忍耐嗎?」「白帶有味道、量變多,是不是婦科出問題了?」這些都是診間女性常見的困擾與提問。
在中醫眼中,婦科問題不只是「生理病變」,而是身體氣血陰陽失調、臟腑功能運行不暢的表現。好消息是:這些問題 可以調理,而且能改善!
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常見婦科問題的中醫觀點與調理方向,幫助妳更認識自己的身體,也不再把「不舒服」當成理所當然。
一、月經不順:週期不準、量多量少、色深色淡都是訊號
「月經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」,中醫認為,規律的月經反映氣血充足、肝腎功能正常;若出現週期紊亂、量異常、顏色改變,就可能是體內氣血、陰陽失調的表現。
常見月經問題包括:
月經週期紊亂(提早、延後、或經期過長過短)
可能涉及肝氣鬱結、腎氣不足或脾虛失運等。
月經量過多或過少
過多:氣虛不攝血、血熱妄行、瘀阻不通。
過少:血虛、寒凝、氣滯血瘀。
經血顏色異常(過紅、過黑、夾塊)
血色鮮紅且量多,常見於血熱體質。
血色黯黑夾塊,常見於瘀血型經痛。

二、經痛:不是每個女生都該「痛著過日子」

「經痛」是最常見的婦科主訴之一。很多人以為經痛是正常現象,吃止痛藥撐過去就好,但在中醫觀點中,經痛代表體內經絡、氣血運行出現阻滯。
常見經痛類型有:
中醫會根據體質與疼痛特徵辨證論治,搭配藥方、針灸、艾灸等方式,幫助身體從根本改善。
二、經痛:不是每個女生都該「痛著過日子」

「經痛」是最常見的婦科主訴之一。很多人以為經痛是正常現象,吃止痛藥撐過去就好,但在中醫觀點中,經痛代表體內經絡、氣血運行出現阻滯。
常見經痛類型有:
中醫會根據體質與疼痛特徵辨證論治,搭配藥方、針灸、艾灸等方式,幫助身體從根本改善。
三、白帶問題:顏色、味道、質地都透露健康警訊

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,正常應為透明、微白、無味的液體。如果出現 變黃、變綠、有味道、量多如水或豆渣狀,就是身體失衡的訊號。
中醫常見白帶異常的體質分類:
四、更年期症狀:不只是「老化」,而是身體轉換的信號

更年期不是疾病,而是女性從生育期過渡到成熟期的自然生理現象,但若氣血失調,就會產生明顯不適。
常見症狀包括:
中醫認為這是「腎陰虛為本,肝氣鬱結為標」,調理重點在於 滋陰養血、柔肝安神、疏肝理氣。透過草本中藥與生活養護,可有效緩解不適,平穩過渡這段時期。
五、中醫婦科常用調理方式有哪些?

中藥內服
依照體質與證型調配方劑,平衡內在氣血陰陽。

針灸
刺激經絡、疏通氣血,常見穴位如三陰交、關元、子宮穴等。

艾灸
特別適合寒凝型體質,溫陽散寒、調經止痛。

經期調養
依不同週期給予不同調理方案,如「經前疏肝」、「經期活血」、「經後養血」。

飲食建議
根據體質調整飲食內容,如避免寒涼、生冷、油膩食物,適時補充溫補或清潤食材。
六、你可以從今天開始關心自己——定期婦科調理,不再忍耐不舒服
女性的身體每月經歷一次變化,從青春期、育齡期、產後到更年期,每一階段都值得被照顧。
但我們常常為了家庭、工作,把自己的不舒服擱置一旁,直到身體大聲抗議。

妳不需要等到病入膏肓才求醫,更不需要一輩子跟不舒服妥協。
透過中醫體質辨識與婦科調理,我們可以幫妳找回身體的節奏與平衡。給自己一段時間,讓月經穩定下來、疼痛減輕、睡眠變好、情緒平和,妳會驚訝:原來身體可以這麼自在。
結語:溫柔照顧妳的身體,是每個女人的力量來源
中醫婦科不只是治病,更是與女性身體對話的一種方式。不論妳是青春期少女、備孕媽媽、職場女性,或進入更年期的妳,都值得擁有量身打造的療癒與照顧。